1245个字 阅读时长:3分钟股票配资服务
中产先生 | 洞见时代发现价值讲述生活
前车之鉴。
这一周,发生了两个事情:
1、茅台批发价跌破2000,很多人开始畅想1499的零售价了。
2、潮玩Labubu炒出新高,据说今天把一个新开的店抢关门了。
真是一个跌倒,一个吃饱。
据说,连昔日的茅台黄牛,都叛变改投Labubu了,为了抢一个玩偶大打出手,99抢到转手就卖2500,一个月进账数万,比茅台赚钱多了。
当然,别看黄牛赚的多,只是赚个辛苦钱,十几块成本的东西,等价格被黄牛炒高了,一下出来10万个,加上股市的炒作,那才是大头,都是接盘人的钱。
黄牛那点钱,毛毛雨,洒洒水。
为什么会这样?
其实,这两个东西,不只是消费,本质更是一种宏观现象。
茅台我们知道:
宏观上升期,经济活跃,财政充足,商业火热,政商宴请,茅台等高端白酒成了宠儿。
除了消费,茅台还因为价格体系,成了金融投资品,甚至可以抵押向银行贷款,成为信仰。
但随着宏观进入收缩期:
地方过紧日子,商业活动收缩,吃喝宴请被刹车,金融端的风险也在加大,抛售压力之下,价格跌跌不休。
Labubu呢?
从消费端来看:
今天看到官媒在吹什么新消费,新制造,新IP,看得有点尬。
当然,在消费低迷的当下,所有能拉动消费的东西,都可以鼓励一下,这不广州也要搞赛马了。
但是,这种消费其实跟当前火热的苏超不同,投机性太强了。
为什么投机性强,还是宏观现象。
当前利率低迷,资金没有出口,老百姓挣钱也不容易,捞偏门的想法就出现了。
资金的需求加上居民的赌性,需要一个新的全民炒作标的。
茅台是不行了,价格被炒得太高,现在抛售都来不及,Labubu成了最新被选中的炒作标的,而且它的盲盒玩法更是激起人们内心的赌性。
义乌十几块钱的东西,被炒到几千块:
人为制造的稀缺性,泡沫比茅台还大。
加上股市的爆炒,参与炒作的人,未必不知道这其中的泡沫之大,只是觉得刚炒起来,自己不会是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罢了。
那么谁来接最后一棒呢?
所以我认为,这种投机性、透支性的消费,并不是什么好事。
倒不如最近同样火爆的苏超来得好,虽然苏超的宣传也是一言难尽,但总归是服务性消费,是实实在在的消费需求。
这才是消费的新方向。
就这样。
会有大动作?
周五晚上,有一个很低调的高层会议,可能是周末的关系,很多人没有关注:
其实可以预示着一个大动作要出来。
可以继续阅读:
10个朋友读过 趋势
500个点赞 局势
阅读10万+ 深度
华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